通航发展需避免四大误区

-作者:金爱明 -
2015-03-18

  现阶段国内通航发展迅速,借势政策利好通航企业迅速崛起奋力发展通航业务。12月20日,为期2天的中国临空经济国际高峰(武汉)论坛在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市东西湖区)落下帷幕。在中央政府政策信号强劲,地方政府热情高涨,产业资本、投资基金高度关注以及国外产业主力开始在中国布局的多种发展态势。

  通航企业迅速崛起

  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

  我国通用航空整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通用航空企业数量、年飞行(作业)小时、通用航空机队规模、通用机场数量、从业人员、社会经济效益是反映一个国家通用航空发展基本情况的六大指标。从作业时间来看,2012年,全行业完成通用航空生产作业飞行51.7万小时,比上年增长2.8%。其中,工业航空作业完成7.71万小时,比上年增长36%;农林业航空作业完成3.19万小时,其他通用航空作业完成40.81万小时。从通用航空企业数量来看,截止2012年底,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用企业有146家,其中,华北地区41家,中南地区27家,华东地区29家,东北地区16家,西南地区16家,西北地区11家,新疆地区6家。

  通航发展需避免四大误区

  误区一:并不是规模越大越易盈利

  从理论上讲,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使企业长期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并不是规模越大越易盈利

  但是,在中国的通用航空领域,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的。目前,机队规模大于10架的运营商仅占10%左右,规模大的运营商,基本上只运行1-3种机 型,一般不超过3种机型。捷德航空总裁江文全说:“作为一家飞机销售公司,我们在给客户提供购机咨询时,一般会根据客户现有的机队及作业种类进行推荐,我 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可以客户优化机队组合,让客户更好的盈利,这样他们在今后才可能购买更多的飞机。而不是觉得哪款机型利润高就推荐哪款”。在这方面, 诸如中信海直以空客直升机的机型为主,珠海直则是以西科斯基的机型为主,东方通用航空(天津)是以贝尔和西科斯基的机型为主,国网通航是以贝尔的机型为 主,他们规模较大、业务明确、机队“同一”(一个制造厂家的1-3种机型),通过集中采购航材、培训人员、及航材共享等实现有效地降低运营商的成本,从而 使运营商更容易盈利。

  但是,目前由于不少通航运营商进入通用航空领域较晚,且对通用航空运营不熟悉,导致在实际运营中机型各异,例如直升机运营商,可能有贝尔的、也可能有 空客直升机、还有西科斯基、或罗宾逊、或麦道、亦或者施瓦泽,不少运营商可能拥有过三个或以上制造厂家的不同机型,这样无疑会在人员费用、人员培训、机型 维护、航材采购、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成本居高不下,这样杂乱的规模扩张只会使运营商越亏越多。

  误区二:并不是业务种类越多越易盈利

  在一定程度上讲,开展业务的种类越多或范围越广,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源,也就是说运营商是在更多的“来源”。通航运营商可以利用这个,结合自己的现有业务,拓展相关经营范围,使运营商走出一条扩展收入、降低成本的新路径。

  在这方面有一些经典的案例,诸如国网通航以电力线路为核心和主要业务,而飞龙通航则以农林作业和飞行培训为主要业务,珠海直、中信海直、东方通用航空(天津)是以石油作业为主,他们都是在核心业务中不断拓展范围,以实现提高营业收入。

  扩展业务并不一定多盈利

  此外,另外一种情况的业务拓展可能使运营商往相反的方向发展,即出现亏损。这样运营商通常是,觉得电力线路挣钱,就上电力线路项目;觉得农林作业挣 钱,就上农林作业项目;觉得空中游览挣钱,就上空中游览项目。两三年内,拓展过各种业务种类,随之而来是人员培训、设备采购、运营申请以及业务开发等费用 的产生,这也是通用航空产业的特性,业务的开展都必须做相应的培训及资质申请。

  为此,在业务种类上的拓展,更容易让运营商出现亏损,而在某一核心业务上进行范围拓展,运营商更容易获取更好的收入。

  误区三:“全产业链模式”更容易盈利

  目前,有一些通航运营商的战略涉足了通用航空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虽然说这样的产业布局从长期的战略发展来讲,是正确的。但是通用航空是一个高投 入、低产出、投资周期长的产业,其投资风险高于其他产业。为此,在布局的时候,对产业风险的控制变得十分重要,需要讲究一定的战术。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要做运营商的话,必须明确要发展的核心业务及由此需要配备的相应机型。当然也有一开始就布局运营、销售及机场等各个环节的投资,并 希望形成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其投入较大,风险较高,需要较长的投资期,这个期限可能十年,也可能二十年,因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宏观政策环境及中国对通用航 空的市场需求而定。如果投资者布局通用航空产业链,只是急功近利的追求“最全”、追求“最大”,期望以所谓的“大规模的全产业链布局”战胜竞争对手,表现 为一种急躁的投资狂热,那么这样的方式而出现亏损是必然的事情。

  不可盲目招揽人才

  误区四:引进人才将带来更多收益

  众所所知,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人才紧张,特别是飞行、机务、航务等技术人才及筹建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才。为此,也有越来越多的猎头顾问公司进入或已经 开始为运营商提供服务。而不少运营商为了获得更多的优秀人才,往往给予相对较高的待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营商的成本。

  之所以说增加运营商的成本,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才都可以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收益。在通用航空领域中,有很多缺乏实战的理论家,有很多能说会道的演讲 家,有很多号称拥有优质人脉的忽悠家,这些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人才,其实在实际运营中很难发挥作用,可能还会导致运营商的内耗。为了更有效降低人员成本,提 高收益,运营商应该更多的启动具备较强执行力和责任心的实干家,这样的人才,其忠诚度高,业务能力强,对运营商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仅仅从运营商在团队、机队、业务、及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影响运营商的成本和收益的因素远不止这些。而运营商要获得盈利,在尊重行业现状及市场趋势的情况下,要有踏实的心态,而不是立竿见影:要有渐进的战术,而不是一涌而上:要有专注的精神,而不是朝三暮四。

  目前,中国的通用航空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自身的修炼,期盼通用航空能够更健康、稳步、有序的发展,服务中国社会经济建设。

来源:,原载地址:http://www.feijizu.com/news/20150318/2046.html欢迎分享本文!

Copyright © 2014-2023 www.feijizu.com 飞机E族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feiji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