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190625163307

中国航空报讯:航空工业制造院自2016年组建,即承担着集团公司赋予的制造技术研究、材料应用研究、高端工艺装备产业化等五项重点任务。几年来,制造院聚焦“出技术、出精品、出大师”核心,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我们专访了制造院院长李志强,请他讲述制造院变革发展的历程和故事。

《中国航空报》:科技创新是科研院所发展的永恒主题。您如何理解科技创新?制造院又是如何构建自身科技创新体系的?

李志强:科技创新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关于如何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每个单位自有其逻辑,制造院科技创新体系大体是由“拿得来、做得好、转得出项目与培养人”四个部分组成。

近年来,制造院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不论是在专业方向、立项数量、项目渠道来源还是科研经费等方面均颇有收获。锤炼科研团队能力与激发科研群体活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其承担足量的科研项目。事举才自练,当然这也是将现有技术向工程应用阶段推进,为国家战略服务的重要方式。制造院有2000余名科研人员,没有足够的科研任务,难以做到事业留人,也难以保持科研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成绩的背后皆是不懈努力,在严苛的竞争环境中,获得项目支持并不容易,我们可以看看制造院一份合格申请报告“出炉”的流程:科研人员负责资料查阅查新、报告起草撰写,之后要经过研究室技术委员会、科研管理部门、总师系统与科技委四个层级的评审,这个过程是科研人员比较犯怵的,需要面对各种质疑,甚至到吹毛求疵的程度,只有内部评审通过的,才能参与外部PK。这个过程看似严苛,效果却是非常显著的,既能帮助科研人员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还能提升报告的质量。这一点,从制造院项目申报高通过率得到了印证。

“跑马圈地”固然不能忽视,“精耕细作”更是重中之重,制造院将项目申报戏称为“跑马圈地”,把项目研究与项目管理比作“精耕细作”。获得项目支持,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做好项目,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如果承担的项目不能推进技术发展,不能有助于人才培养,浪费的不仅是经费,更是技术发展和人才成长的宝贵时间和机遇。制造院为了把“精耕细作”做精做细,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基于充分信任,赋权于项目负责人;制定激励政策,做好节点管控;注重科研主管团队建设,体现管理的服务本色。成果的阳光总在改革的风雨后,在全行业预研管理评估中,制造院已经连续几年获得不错成绩。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制造院在新条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成果转化是关涉科研院所生存方式改变的大事,这并非危言耸听。当前,制造院一定程度是通过成果换“流水”方式来创造价值,这种模式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小,甚或得不偿失,对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制造院近两年在集团公司总体战略部署指引下,在这方面做出了诸多积极探索,借力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试点,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对转化项目主要完成人、核心技术人员和推广转化人员实施现金奖励,不搞平均主义,同一项目中个人奖金分配差额最大达到8倍,这在科研人员群体中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触动;积极探索内部批产任务转移到生产中心、研发单位与生产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通过积极与国内相关军工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或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探索与企业联合攻关与技术转移模式;积极推进以无形资产作价入股或投资分红方式向民营企业转移技术转化模式。我们采取的这些工作举措,对推动制造院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较好的前期示范作用,但是如何释放出制造院科技成果更大潜力,这些措施的普适性和可复制性还不足。另外,我们还正在开发IMES系统,以期将工艺知识、装备配置与生产组织等融于一体,形成知识服务包,兴许这是科技成果转化最具潜力的一种方式。当然,如何点燃科技成果转化这把发展动力之火,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还需要大家共同去摸索、探索。

要问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何在,一定在人才。制造院在组建之初,即提出“人才强院”战略,积极推进“人才固本”工程,为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提供了遵循。

制造院以院创新基金为平台,每年自主投入数千万元,资助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性研究,支持大胆创新,不问结果,充分发挥创新基金磨刀石作用,培育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成立工业互联网与自动化、工业软件及高能束源发生器三个创新实验室,致力于解决行业共性问题与短板问题,创建“沉浸式”科研环境,不设定经济考核指标,不设定年度任务,为科研人员松绑,鼓励潜心做研究;每年度支持百余名科研人员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利用与国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平台,不定期选送科研人员到国外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或攻读博士学位;系统梳理全院专业发展状况,建立各专业核心骨干人才数据库,实施定制式培养与倾向性激励。在着力建设好现有人才队伍的同时,以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积极引进各专业发展急需的成熟人才与领军人才,并配置相应科研经费与科研条件,为他们顺利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条件保障,营造良好氛围,以进一步完善制造院科技人才体系架构,形成鲜活的科技创新力。

以上几个方面即是制造院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方面所做的努力,针对完善的体系建设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中国航空报》:如何更好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力,制造院有哪些举措?

李志强:正如以上所介绍,让科研人员承担足量项目、鼓励创新与包容失败、创建“沉浸式”科研环境等即是举措。

与此同时,制造院注重管理创新,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随机过程结构化、隐性过程显性化,推进管理流程再造,凸显管理增值作用,尽可能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多有含金量的时间,以免科研人员耽于无效工作。近期,我们正在探索非涉密工作内容的互联网办公。此外,文化与文件同等重要,制造院分党组以“文化凝聚”工程、“幸福悦心”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行开放式办公,以增进科研人员交流,形成更加开放协作的氛围;有序持续改善工作环境、生活设施、运动设施,不断提升科研人员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我们相信:只要为每位科研人员展现个人魅力创造空间、提升生活活力搭建舞台、激活创业动力提供平台,必将汇聚成强大的科研群体创新力。

《中国航空报》:高端工艺装备产业化是制造院五项重点任务之一,能否介绍一下装备产业化进展?

李志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是工艺的载体,高端工艺装备的自主可控是制造能力体系完备的重要标志。以高端工艺装备产业化为战略目标,制造院实施了装备产业系列改革举措,成立智能制造装备中心,以“六统筹”为抓手,统筹擘画装备产业总体发展,取消了存在多年的4个工程中心,将工程中心人员成建制转入智能制造装备中心,汇聚全院大量装备研发人员的力量,实施发展战略大调整,变“掌”法为“拳”法。以往是各个专业发展自谋发展,现在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改变以往求生式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机遇期,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优势与潜力装备产品做加法、乘法;对非主业装备产品做减法、除法。深化工艺研究与装备发展的融合,打造制造院装备独特优势;优化配置产业发展资源,实施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协同布局,充分体现出各种资源的比较优势,提升装备产业化竞争力。

毋庸讳言,近些年,我们工艺装备发展不理想,工艺装备产业化之路,不会是坦途,这与装备行业自身特点——投入大、见效慢有关系,与以往的发展所形成惯性力量有关系,新发展战略落地生根尤为重要。但我们有信心做好,信心源于我们有一个完整的装备研发团队与一套适应市场竞争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高端工艺装备产业化之路既是集团公司赋予的使命任务,也是制造院可持续发展所需,特别是当前形势,越发让我们认识到关键装备自主可控的重要意义。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将为行业带来精品。

《中国航空报》:关于发展方位,制造院有哪些规划?

李志强:集团公司已经吹响了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集结号,制造院要做好新时代航空强国、科技创新主力军,做新时代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坚定践行者。具体来讲,制造院要实现“出技术”“出精品”“出大师”三个目标。“出技术”即是形成一大批好用、管用、顶用的航空材料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为航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充分发挥好制造院在高端制造业共性技术的产业标杆作用;“出精品”即是为行业提供优质的工艺装备,特别是在核心关键工艺装备方面,要形成自主保障能力;“出大师”即是围绕未来发展需求,建设一支专业分布均衡、梯队层次结构合理的工程师队伍,特别是要着重培养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家级人才,为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提供充足的科技人才保障。

来源:,原载地址:http://www.feijizu.com/news/20190625/100289.html欢迎分享本文!

Copyright © 2014-2023 www.feijizu.com 飞机E族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feiji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