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3日电(记者操秀英)“对不起,对不起,这些真不能说。”面前的孙聪委员始终微笑着,面对记者提出的几个有关舰载机的问题,他守口如瓶。

  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舰机适配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这让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被更多记者认识,也成为追逐的对象。

  因为“不好意思在电话里拒绝记者”,他来到驻地的大厅接受采访。但面对录音笔,又担心一开口就说出“秘密”,面前的孙聪颇有些为难。

  “那您能说点啥吧?”记者不死心。

  “我想说的是,2012年是我国中航工业和我国航空工业井喷之年。让世界震惊的不光是技术,更因为航空工业发展体现了中国速度。”这有些官方的语言,道出了孙聪极少表达的对歼-15舰载机成功起降“辽宁舰”的自豪感。

  歼-15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可遂行制空、制海等作战任务,飞行性能良好,配挂多型精确制导武器,具备远程打击和昼夜间作战能力,填补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歼-15达到美国最先进的第三代舰载机‘大黄蜂’的技术水准。”孙聪对此很自信,“在舰载机研发方面,我们是高起点,高起步,从一无所有一下子跨越到第三代战斗机的舰载机。”

  尤其让孙聪自豪的是,歼-15采用的是国产WS-10发动机。发动机被称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而相比民航发动机,军用发动机面临的工况更为复杂。“经过多年的反复改进,现在国产发动机达到基本可用状态。”他说。

  他还透露,钛合金和M100钢的3D打印技术已应用于新机试制过程,主要是主承力部分。“2002年,3D打印技术刚萌芽时,我们就进行相关技术研发,通过与北航的合作,目前已具备一定产业能力。”

  同时也担任“鹘鹰”飞机(歼-31)总设计师的孙聪表示,希望“鹘鹰”飞机未来和歼-20进行高低任务搭配,保持持续打击能力,同时也希望“鹘鹰”的改进版能成为中国下一代舰载机。

  孙聪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最自豪的事情是他曾参与推动的低空开放终于实现。“低空领域将来一定会大发展,这既是市场需求,也是国家战略需求。”

  “歼-15”的成功对于孙聪及其团队来说,只是一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他笑言,现在甚至已经没有年轻时那种“考得好”之后的轻松了。“我们时刻如履薄冰。”

  有人说,我国航空工业与先进国家至少还有一代产品即15年的差距。对此,孙聪表示:“我们不能沾沾自喜,更要加快脚步赶上。我们要担起历史的责任。”

来源:,原载地址:http://www.feijizu.com/news/20130402/96.html欢迎分享本文!

Copyright © 2014-2023 www.feijizu.com 飞机E族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feiji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