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190417145513

微信截图_20190417145522

微信截图_20190417145528

机务给出可以起飞提示。 张伦 摄

中国航空报讯:7天7夜的山西沁源森林大火被扑灭,中国飞龙B-70FW机组5天飞行8个架次,近30多个小时,吊桶52次,洒水合计780吨左右,累计飞行近6000千米。

坚守——承担责任

“我们领航员就是飞机的眼睛。”1961年出生的曲小亮自信地说,曲小亮是部队转业后来到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他一辈子都只干了领航员这一项工作,以前是领航轰炸机,现在是领航世界最大的直升机米-26。虽然直升机都配备了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但出于飞行安全考虑,米-26直升机依然配备了人工领航员,“这辈子摸得最多的不是妻子的双手,而是领航尺。”曲小亮眯眼憨笑。

“在沁源灭火时,有一次地面发来的坐标和我手中地图的坐标是有出入的,我要求机长把信息返回再次确认,凭40年的领航经验,他认定那个坐标是有偏差的。”曲小亮一边说一边翻着飞机领航员的资料。由于通航作业的直升机很少配备地形雷达和防撞雷达,而在扑灭森林大火时,山区多变的地形和高压线塔都成为吊桶作业最大的危险之一。如何躲避物理障碍?这要求曲小亮计算速度要快更要精准,“我要让飞机平安地飞出去,也要让飞机平安地飞回来。”这是曲小亮一直坚守的信念。

“飞机的航电,就像人的任督二脉,得通。”1973年出生的董金龙笑着说道。在董金龙的眼中,飞机的航电系统就和人体的经络一样,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每一个传感器必须要通。董金龙每次飞机的航前航后检查,他总是做得干净利落,“我不能拿飞机开玩笑,更不能拿这些兄弟的安全开玩笑。”董金龙工作时,陪伴他最多的就是那些看似蛛网的电路图,在他看来再复杂的电路图也只是两个字——“得通”。而空中机械师宋昌杰则认为他的工作就像一张织得密密的网,任何数据都无法逃过他的眼睛。APU运行前的状态数据、发动机的温度、飞机吊起10吨水时的功率、多组数据叠加,最后汇到机长处,每一块仪表的读数都会牵动宋昌杰的心。

1980年出生的李宝辉在执行灭火的任务中总是能在最关键的地候避开危险的因素。在火场上将10吨水洒下是件纯技术活,飞机从火点上空飞过,洒下的水要形成一个宽约30米,长约300米的打水带,而且最重要的是保证飞机尽可能的低飞。“这次打火我们的飞机很多时候都是在真高100米左右的高度飞行。”李宝辉自豪地说,真高100米减去吊桶60米的长度,水桶与地面保持在40米左右的高度,这样灭火的效果最好,只是山中高耸的高压线塔成为飞行最大的危险,“有几次感觉水桶要碰到高压线塔,李宝辉漂亮地一甩躲了过去。”这并非是李宝辉在炫技,他的自信是来源于他座位后一个团队的支撑,大量的地理位数据、领航数据、飞机传感器的数据,为他提供一路精确的航线。李宝辉发出洒水命令后,吊桶操作员张晨,一边将半个身子探出窗外,一边快速地按下洒水按钮,“干灭它”,李宝辉指向下一处火点,话音刚落,一组坐标数据传到他的手中。

“‘90后’这个词的刚出现时,我们确实也小,一直被这么叫着,也一直觉得自己还小,但是不知什么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也都二十五六了,应该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身为一名机械师,更需要我是一个有责任的人。”一向腼腆的齐羿在参加完这次沁源灭火后第一次说了这么多话。有了他和隋昊天2名“90后”的加入,使B-70FW机组成为中国飞龙三支米-26机组中最年轻的机组。“在凉山牺牲的30名扑火英雄中,有24人大多都是跟我年龄相仿,甚至有比我小的,我感觉自己长大了,该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坚守——扎根深山

“两年来,隋昊天出差518天、宋腾达485天、李博文329天,曲小亮255天。”宋昌杰指着每一个人说道。本次参与沁源灭火的B-70FW机组成员最不愿提起的就是自己的出差天数。“上次和我女儿视频,她居然叫我李爸爸。”李宝辉无奈地拿起手机开启视频功能。“我老公出差3年,我都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了,要是他突然回来,家里多了一个人我还不习惯呢。”宋昌杰的妻子张伦说道。机组成员最喜欢的是罐头瓶子,在瓶子里腌上点萝卜黄瓜咸菜,那才是家里的味道,有时遇到紧急飞行,拿上一罐咸菜和几个馒头,便成为机组执行任务时的高级餐食。

一直以来在米-26机组中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说法“一入26深似海,从此自由是路人”。从事航空护林的机组大多都是在山区里,B-70FW算是幸运的。为方便取水,航站的选址在雪野湖,依山傍湖应该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然而,雪野湖位于群山之中,离最近的章丘43千米,离济南市65千米,为了保证飞机随时都可以出队,机组成员的活动半径被限制在2000米内,天天望着湖水与群山,机组成员便开始自己动手改造周边的环境,修剪门前的灌木,门前种些蘸酱菜,春节时每个人的门口都贴上了春联和福字。“飞机在那里,家就在那里。”机组成员这样说。

坚守——恪守使命

1架飞机,12名成员,坚守在山东近3年,他们手机里存的都是飞行时间表,还有执行任务时每个人的表情包,有冻得蹲在暖气边取暖的机长,有累得不顾形象的大睡的领航,有饿得眼睛发光的机务,偶尔大家会把囧图拿出来分享一下,在一阵阵笑声中总会有人眼睛湿润,在他们看来这才是原汁原味的通航人的表情。每天中央十三频道是大家每天必看的,森林防火公众号是每天必读的,只要看到听到哪里又发生森林大火,就像往机组人员的心上一紧。

走进通航,每个人只记得自己的起点,因为那是唯一可以用来标记的点,每每问到“你打算在这个行业干多久时”,回答总是一样的“一辈子吧!”干通航的人都很坚强,他们敢在烈焰浓烟中几进几出,敢在深夜一个人咀嚼着思念的味道,他们才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恪守使命、自强自信、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飞龙精神。“老飞龙人留下的传统,我们要继续传下去。”中国飞龙人这样说道。

“我也算是半个机组成员。”张伦作为家属,她经常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机组每名成员工作的样子,“其实这次大火对机组所有成员都是一种考验,李宝辉感冒就靠吃大蒜挺着”张伦回忆道。“完成最后一天的飞行时,李宝辉一下飞机差点瘫坐在地方,其他机组成员基本开始晃悠了。”张伦说道,5天高强度飞行让机组成员持续保持高度紧张,当得知火情被控制时,大家一直绷紧的弦瞬间松了下来。

此时,B-70FW机组又接到命令,将返回山东执行护林任务。

来源:,原载地址:http://www.feijizu.com/news/20190417/65070.html欢迎分享本文!

Copyright © 2014-2023 www.feijizu.com 飞机E族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feiji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