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整齐划一、纵向排列的生产线上, 有序摆放着单人、单台、单工位的工作台,操作者专注沉静、有条不紊,整条生产线50多人同时开工作业,物流推车如流觞曲水一般顺次而下配送零件,产品装配均衡、快速、高质量地向前推进……

这里是中国航发南方航空发动机装配中心,这里跳动着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脉动节拍。

段蓉 摄

段蓉 摄

入:构建与落成

2017年,中国航发南方着手启动脉动装配线建设,并组建了脉动项目团队。团队下设7个工作小组,成员均为装配中心热衷管理的骨干。

工艺“三化”是脉动装配线建设的基础,为踩准工作节拍, 团队将工艺划分为1326项操作工步,对每项工步进行标准作业测时,并完成582处工艺更改, 迭代5轮工艺规范……碰撞与争辩每天都在17平方米的小屋内上演,200余张小卡片、10米长的设计图,渐渐勾勒出了脉动装配线系统化建设的思路,形成了“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工位”等“七个基于”整体建设思路。

历经19个月的紧张筹备, 近百个工作台、行迹板、运输车、标准卡终于配备整齐。为了实现丝毫不差、定置摆放,团队按所需搬迁的工作台和运输车尺寸一一实景测绘,使现场布局更为合理。2018年国庆假期,南方厂区全厂放假,唯独装配中心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主体拆迁、电气基础设施安装……仅用两天时间,脉动装配线安装测试完成!

落地投产的脉动装配线,让装配中心成为航空发动机行业脉动生产第一个“吃螃蟹”者。

进:应用与运行

“单个工位级效率增长49%”“发动机装配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12天”“线上机型一次试车成功率从74%提高至89%”……实实在在的成效,脉动装配线带来的种种“惊喜”,似乎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装配中心在脉动装配线的建设与运行上,构建了全套AEOS建设的自运行机制。一方面坚持“最简原则”,优化分层例会和管理者标准作业,生产、质量、安全等指标结合现场实际进行实时调整,不断追求管理与中心发展需求“同频共振”。另一方面, 中心设置生产瓶颈卡、技术质量卡等三色卡推进问题逐级分层解决,强调现场问题处理需在职责内关闭,如遇困难则开展线室横向沟通解决,如仍无法处理再进行纵向升级,大部分问题被两层例会现场响应并按时归零。

一人一工位,一工位一部件。先进、科学的工位设计让大家着实体会到脉动装配线的科学。“私人定制”的工作台,让装配所需既“目光所及”又“触手可得”。较之以往“蹦起来拿零件,扫出一角来装配”的老式大台面,新工作台实用又精益:上层可视化的工具挂壁设计,便于操作者方便快捷拿取;下层一对一定制的专用工装俯首即拾,打破了以往工具工装与工作台分离而设的传统模式。

“减少找寻,减少移动距离, 活出得快多了!”刘海燕是一位老装配,她坦言,装配效率的提高, 是装配线上每一名操作者最深切的体会。

深:迭代与再实践

脉动拉动了前端物料供给和配套的效率,在部装精益单元+总装脉动的产线模式下,全新的工艺路线提高了产品装配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规范工位标准化作业,让操作者有章可循;对工位器具显性化设置,推进防错、防漏设计,工位效率显著提高;形迹化物流器具的使用,对工检合一工艺规程的控制把关,信息化管控的支持,多余物、磕碰划伤、错漏装的有效控制,让产线整体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经过几个月的迭代运行,大家深刻感受到脉动生产的好处, 也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其中。中心领导、各线主管人员与现场操作工配合默契,所有人都在这套“看不见的机制”中各司其职。

2019年上半年,中心层面各项重点监控指标明显提升,员工自主质量意识和行为规范显著提高,没有出现一起A类质量问题, 配齐按时装配完成率达到90%。

边运行、边修改、边完善…… 中心对脉动装配线的探索永无止境。如今,多个型号的并线运行又启新程,自动化的装置、数字化的检测等先进技术开始验证,以脉动装配线为牵引走好AEOS建设之路,“总装人”坚定决心探索实践,坚持实干集智向前。

来源:,原载地址:http://www.feijizu.com/news/20200118/401648.html欢迎分享本文!

Copyright © 2014-2023 www.feijizu.com 飞机E族 版权所有 Power by www.feijizu.com